高中一年级必学一物理要点汇总

点击数:470 | 发布时间:2024-11-08 | 来源:www.yahucang.com

    物理世界,妙趣横生,而高中一年级必学一的物理常识则是打开这奇妙世界大门的重点钥匙。智学网为大伙精心整理了20篇要点,在这类内容中,大家将深入理解运动学的精髓。从基本的质点定义开始,它就像构建物理大厦的基石,让大家能简化复杂的物体运动剖析。直线运动中,速度、加速度这类要紧物理量,好似乐章中的音符,相互交织,演绎出物体运动状况变化的精彩旋律。大家会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公式像神奇的魔法棒,帮助大家预测物体在不同时刻的地方和速度。这类常识,将为同学们的物理学习的道路点亮明灯。

    1.高中一年级必学一物理要点汇总 篇一

    位移和路程

    ⑴位移:表示物体地方的变化,是一个矢量,物体的位移是指从初地方到末地方的有向线段,其大小就是此线段的长度,方向从初地方指向末地方。

    ⑵路程:路程等于运动轨迹的长度,是一个标量。

    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

    2.高中一年级必学一物理要点汇总 篇二

    时间与时刻

    ⑴时刻:指某一瞬时,在时间轴上表示为某一点。

    ⑵时间:指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在时间轴上表示为两点间线段的长度。

    ⑶时刻与物体运动过程中的某一地方相对应,时间与物体运动过程中的位移(或路程)相对应。

    3.高中一年级必学一物理要点汇总 篇三

    质点

    ⑴概念:质点是指有水平而不考虑大小和形状的物体。

    ⑵质点是物理学中一个理想化模型,能否将物体看作质点,取决于所研究的具体问题,而不是取决于这一物体的大小、形状及水平,只有当所研究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没影响或影响非常小,可以将它形状和大小忽视时,才能将物体看作质点。

    物体可视为质点的主要三种情形:

    ①物体只作平动时;

    ②物体的位移远远大于物体本身的尺度时;

    ③只研究物体的平动,而不考虑其转动成效时。

    4.高中一年级必学一物理要点汇总 篇四

    参考系

    ⑴概念:在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考系。

    ⑵对同一运动,取不一样的参考系,察看的结果可能不同。

    ⑶运动学中的同一公式中涉及的各物理量应以同一参考系为标准,假如没特别指明,都是取地面为参考系。

    5.高中一年级必学一物理要点汇总 篇五

    匀速直线运动

    概念: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假如在相等的时间里位移相等,这种运动就叫做匀速直线运动,概念中的“相等时间”应理解为所需要达到的精度范围内的任意的相等时间。

    规律: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与时间成正比。

    公式:

    ⑴x=vt

    ⑵t=x/v

    ⑶v=x/t

    6.高中一年级必学一物理要点汇总 篇六

    匀变速直线运动

    (1)概念:在变速直线运动中,假如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改变相等,这种运动称为匀变速直线运动。又概念为物体沿一直线运动,而且加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匀变速直线运动

    (2)分类:

    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均匀增加

    匀减速直线运动:速度均匀减小

    7.高中一年级必学一物理要点汇总 篇七

    自由落体运动

    (1)定义:物体只在重力用途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

    (2)实质: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叫做自由落体加速度,也叫做重力加速度。

    8.高中一年级必学一物理要点汇总 篇八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科学研究过程:

    (1)对现象的一般察看

    (2)提出假设

    (3)运用逻辑得出推论

    (4)通过实验对推论进行检验

    (5)对假说进行修正和推广

    9.高中一年级必学一物理要点汇总 篇九

    (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有哪些用途,力离不开物体而存在。

    (2)力的基本特点

    ①力的物质性:力不可以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不论是直接接触还是不直接接触;不论是微观还是宏观,有力就肯定存在施力和受力物体.

    ②力的相互性:力有哪些用途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肯定是受力物体.

    ③力的矢量性:力是矢量,其合成与分解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有大小和方向.

    ④力的独立性:一个力用途于某一物体上产生的成效,与这个物体是不是同时遭到其他力有哪些用途无关.

    (3)力有哪些用途成效:使物体产生形变或使物体运动状况发生改变.

    (4)力的分类:

    ①按性质分: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场力、磁场力等.

    ②按成效分:拉力、重压、动力、阻力、向心力、回复力等.

    ③按研究对象分:内力和外力

    ④按是不是与物体接触分:接触力和非接触力

    (5)力的三要点:大小、方向、用途点

    (6)力的图示: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的大小、方向、用途点的办法就是力的图示

    (7)力的国际单位:牛顿.

    10.高中一年级必学一物理要点汇总 篇十

    重力

    (1)产生:是因为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遭到的力,不等于万有引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地球附近的物体都遭到重力用途

    (2)大小:G=mg,g是自由落体加速度。

    重力的大小可用测力计测出,其大小在数值上等于物体静止时对水平支持面的重压或者对竖直悬绳的拉力。重力G的大小等于物体对绳的拉力F的大小,但不可以说重力就是拉力,由于这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力.

    ①在地球表面上不一样的地方,同一物体的重力大小不同,纬度越高,同一物体的重力越大,因而同一物体,在两极比在赤道重力大.

    ②一个物体的重力不受运动状况的影响,与是不是还受其他力有哪些用途也无关系.

    ③在处置物理问题时,在地球上和地球附近某一高度的地方,觉得同一物体的重力不变.

    ④在两极点时重力等于物体所遭到的万有引力,在地球上其他地方时,重力不等于万有引力.

    (3)方向:是矢量,方向竖直向下,不可以说垂直向下。

    (4)重心:重力有哪些用途点。

    ①重心可以不在物体上,可以在物体上

    ②均匀的规则物体,重心在其几何中心,对不规则形状的薄板状的物体,其重心地方可用悬挂法确定。

    ③水平分布不均匀的物体,重心的地方除去跟物体的形状有关外,还跟物体内水平的分布有关。

    11.高中一年级必学一物理要点汇总 篇十一

    形变与弹力

    (1)弹性形变:物体在力有哪些用途下形状或体积发生改变,叫做形变。有的物体在形变后可以恢复原状,这种形变叫做弹性形变。

    (2)弹力: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因为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有哪些用途,这种力叫做弹力。

    (3)产生条件:直接接触、相互挤压发生弹性形变。

    (4)方向:与形变方向相反,用途在迫使这个物体形变的那个物体上

    ①重压的方向垂直于支持面指向被压的物体.

    ②绳的拉力方向一直沿着绳而指向绳缩短的方向.

    ③弹簧的弹力方向,总与弹簧的中心轴线重合,并指向原长方向.

    ④点与面接触时弹力方向,垂直于接触切面,指向受弹力物体内部.

    ⑤面与面接触时弹力方向,垂直于接触点的公切面,指向受弹力物体的内部.

    ⑥轻杆既能够受拉力,也可以受重压,其弹力方向未必沿杆的轴线方向

    (5)弹簧弹力的大小:在弹性限度内有F=kx,x为形变量,k由弹簧本身性质决定,与弹簧粗细、长短、材料有关。

    12.高中一年级必学一物理要点汇总 篇十二

    滑动摩擦力

    (1)滑动摩擦力: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滑动的时候,会遭到另一个物体妨碍它滑动的力,这个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2)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a、有弹力b、接触面粗糙c、有相对运动

    (3)滑动摩擦力方向:一直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可以与运动同方向,可以与运动反方向。

    (4)滑动摩擦力的大小:Ff=μFN

    (0<μ<1,FN与G无关)

    Ff表示滑动摩擦力大小,FN表示重压的大小,μ叫动摩擦因数。

    ①FN表示两物体表面间的重压,性质上是弹力,不是重力,更多的状况需结合运动状况与平衡条件加以确定.

    ②μ由接触面的材料和粗糙程度决定,与接触面的大小无关,无单位。

    ③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相对运动的速度大小无关.

    (5)成效:一直妨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但并不一直妨碍物体的运动,可能是动力,也会是阻力.

    (6)运动物体与静止物体都可以遭到滑动摩擦力。

    13.高中一年级必学一物理要点汇总 篇十三

    静摩擦力

    (1)静摩擦力: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有相对运动趋势所遭到的另一个物体对它的妨碍用途

    (2)产生条件:a、有弹力b、接触面粗糙c、有相对运动趋势

    (3)方向:一直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可用平衡法来判断。

    14.高中一年级必学一物理要点汇总 篇十四

    共点力用途下物体的平衡

    (1)共点力的定义:共点力是指用途于一点或用途线的延长线交于一点的每个力。

    (2)平衡状况: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况

    (3)平衡条件:共点力用途下物体的平衡条件是所受合外力为零,即F合=0,也就是物体的加速度为零。假如用正交分解法,可以立以下两个方程(F合x=0和F合y=0)。

    (4)平衡条件的推论

    ①物体在多个共点力用途下处于平衡状况,则其中的一个力与剩下的力的合力等大反向。

    ②物体在同一平面内的三个不平行的力用途下,处于平衡状况,这三个力必为共点力。

    ③物体在三个共点力用途下处于平衡状况时,这三个力的有向线段构成闭合三角形。

    15.高中一年级必学一物理要点汇总 篇十五

    牛顿第肯定律

    (1)伽利略理想实验

    (2)牛顿第肯定律的内容

    (3)力与运动的关系:

    ①历错误的认识是“运动需要有力来保持”——亚里士多德的看法;

    ②正确的认识是“运动无需力来保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况是什么原因”。

    (4)对“改变物体运动状况”的理解——运动状况的改变就是指速度的改变,速度的改变包含速度大小和速度方向的改变,速度改变就意味着存在加速度。

    (5)保持我们的运动状况不变是所有物体的本质属性,这一本质属性就是惯性.水平是惯性大小的量度。

    16.高中一年级必学一物理要点汇总 篇十六

    牛顿第二定律

    (1)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和及其数学表达式:牛顿第二运动定律的内容是物体的加速度与合外力成正比,与水平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的方向相同。F合=ma。

    (2)力和运动的关系:

    ①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产生物体的合加速度:

    当物体遭到合外力的大小和方向维持不变、合外力的方向和初速度方向沿同一直线且方向相同,则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当物体遭到合外力的大小和方向维持不变、合外力的方向和初速度方向沿同一直线且方向相反,则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在物体遭到的合外力是随时间变化的状况下,物体的合加速度也随时间性变化。

    ②加速度的方向就是合外力的方向。

    ③加速度与合外力是瞬时对应的关系。(有力就有加速度)

    ④当物体遭到几个力有哪些用途时,物体的加速度等于每个力单独存在时所产生加速度的矢量和,即a=a1+a2+a3……

    17.高中一年级必学一物理要点汇总 篇十七

    牛顿第三定律

    (1)牛顿第三运动定律的内容:两个物体之间有哪些用途力和反用途力一直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用途在一条直线上。

    (2)要能区别相互平衡的两个力与一对用途力、反用途力。

    18.高中一年级必学一物理要点汇总 篇十八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二)超重与失重

    (1)当物体具备竖直向上的加速度时,物体对测力计有哪些用途力大于物体所受的重力,这种现象叫超重。F=m(g+a)

    (2)当物体具备竖直向下的加速度时,物体对测力计有哪些用途力小于物体所受的重力,这种现象叫失重。F=m(g-a)

    (3)物体对测力计有哪些用途力的读数等于零的状况叫完全失重状况。处于完全失重状况的液体对器壁没压强。

    (4)物体处于超重或失重状况时,物体所受的重力并没变化。

    19.高中一年级必学一物理要点汇总 篇十九

    关于力和运动有两类基本问题:一类是已知物体的受力状况,确定物体的运动状况;另一类是已知物体的运动状况,确定物体的受力状况。

    20.高中一年级必学一物理要点汇总 篇二十

    时间与时刻

    1.钟表指示的一个读数对应着某一个瞬间,就是时刻,时刻在时间轴上对应某一点。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称为时间,时间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

    △t=t2—t1

    2.时间和时刻的单位都是秒,符号为s,容易见到单位还有min,h。

    3.一般以问题中的初始时刻为零点。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 - 学习交流 -

  • 欢迎加入中国人事人才网,与万千考友一起备考
  • 成考路上不再孤单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中国人事人才网(https://www.xftgo.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中国人事人才网微博

  • 中国人事人才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